矮小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,是一种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,指儿童在相似生活环境下,其身高会低于同性别、同年龄2个标准差,又或是身高每年增长低于4~5厘米。
本病主要是由于遗传或疾病因素所致,其中以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为常见。先天遗传潜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环境因素,自然环境、社会环境均很重要。生长激素缺乏症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(又称turner综合征)、遗传性矮身材等也是导致矮小症的主要原因。
1)营养:充足和调配合理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。
2)睡眠: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白天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,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。
3)运动: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,儿童青少年经常从事体育运动,能促进骨生长,使骨骼变长,横径变粗,骨密度增加,使遗传潜力得到大限度
4)遗传因素:多有家族性,父母身材一般较矮,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。
5)身体疾病因素:如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垂体疾病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、粘多糖病等遗传代谢性疾病,21-三体综合征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遗传性染色体疾病,慢性营养不良、慢性肝脏疾病、慢性肾脏疾病、严重贫血、反复呼吸道感染、低出生体重等,均可影响孩子身高的增长,导致个子偏矮。
6)精神因素:如家庭破裂或不和睦、被遗弃、遭受虐待等均可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而导致个子偏矮。
儿童矮小症的症状是什么:病情分析:儿童矮小症症状包括:1.身材矮小,身高体重低于常人。2.生长速率比同龄人慢。3.到青春期第二性征不发育或者晚发育。
意见建议:孩子矮小症要入院查一下原因,对因进行干预治疗。注意孩子生长发育期间要营养全面均衡搭配,注意多让孩子休息,适当锻炼身体,多晒晒太阳。
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兰墨赭医生解说:解决方法经明确诊断,有疾病的宝宝应直接转向门诊治疗。而在排除各种疾病后,对于正常儿童和单纯矮小宝宝,主要做到:
1、定期体检,观察身高增长速度1岁内每3个月一次,1岁以后6个月随访一次,2岁后每年身高的长速大于5厘米的宝宝就可以排除矮小情况。骨龄则一年复查一次。
2、采取正确养护方法爸妈对于单纯矮小的宝宝,在养护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,如保证充足睡眠,加强体格锻炼与户外阳光照射等,以促进其生长。同时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,但不可以因为宝宝身高矮就给宝宝吃大量的补品,特别是人参蜂王浆等一些给老人、妇女吃的补品,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激素等,可能刺激儿童提早发育成熟,造成矮小。
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致力于儿科发育行疾病的治疗,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69号。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:0371-55689970